近日,2022年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及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授獎結果正式公布,冶金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決定對 111 個項目授予 2022 年冶金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29項,三等獎58項。本年度,中冶集團共獲獎20項,其中一等獎8項(含參與),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獲獎數量及水平再創新高。
中冶京誠牽頭完成的“難變形金屬材料高效軋制技術和裝備開發與應用”,針對難變形金屬的熱加工問題進行技術攻關,開發了溫度波動范圍±50℃內的近恒溫軋制工藝,以及最短軋制間歇4秒和最優速度控制技術和裝備,取得了最大直徑900mm圓錠軋出直徑85-350mm成品的世界記錄,實現了大規格產品“以軋代鍛”的新突破,開發出世界最大的850橫移可逆軋制成套裝備和全流程智能電控系統。項目獲得授權專利30余項,近三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近6億元,應用該技術生產的鈦合金、耐蝕合金、筆尖鋼等產品,已與中航工業、中國船舶重工、中國兵器等20多家國內外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合作,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平臺、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 推動難變形金屬軋制領域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中冶南方牽頭完成的“鋼鐵制造過程能效評估及優化控制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依托“國家鋼鐵生產能效優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63計劃”課題及中冶集團“三五”重大科技專項,面向鋼鐵工業深度節能減排的重大需求,將數據分析處理技術、信息軟件技術與鋼鐵工業特點相結合,在分析鋼鐵生產全流程能效的基礎上,重新構建了基于精細化理念的能效評估及診斷技術體系,選擇了部分典型高耗能過程作為應用場景,開發了相應的能效優化控制技術,并從系統節能的角度出發,開發了全局級能源協同平衡和優化調度技術,不僅為定量化分析鋼鐵企業能效水平、挖掘節能潛力和改進低能效的生產要素提供了必要理論支撐,也為鋼鐵企業典型高耗能過程和全局級能效提升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促進了我國流程工業系統能效評估及優化控制技術的提升。項目獲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近20項,主參編國家標準12部,已在海內外推廣應用59套,應用項目入選了全國首批國家節能標準化示范創建試點項目,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同時,中冶京誠重點參與完成的“超大規格高品質能源用鋼板高效低耗制造技術創新及應用”及“油氣輸送用大口徑厚壁不銹鋼焊管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應用”重點圍繞能源用鋼及油氣輸送不銹鋼焊管進行技術及裝備研發;中冶京誠及二十二冶重點參與完成的“數字化綠色化新型鋼廠建造方法及工程實踐”聚焦鋼鐵廠建造技術的數字化及綠色化發展;中冶焦耐重點參與完成的“高效節能焦爐上升管荒煤氣余熱回收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及中冶賽迪參與的“高爐安全長壽自修復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發應用”,主要圍繞焦化領域節能減排及高爐長壽化發展方面;中冶沈勘參與的“深部金屬礦采動地壓防控及其工程應用”主要解決深部鐵礦開采技術的突破。
中冶集團在冶金科技獎評審中所取的優異成績,是科技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集團發展戰略定位重要體現。集團科技工作持續加強重大科技成果布局和培育,大力推動集團及子公司層面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廣泛而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提升科技成果總結和轉化水平,不斷夯實集團建設世界一流冶金建設國家隊科技基礎,提升集團在行業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支撐企業經營的高質量發展。
附表:2022年度中冶集團獲得冶金科技獎項目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單位 |
獲獎 等級 |
1 |
難變形金屬材料高效軋制技術和裝備開發與應用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京誠瑞信長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京誠瑞達電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陜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鋼鐵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2 |
鋼鐵制造過程能效評估及優化控制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3 |
超大規格高品質能源用鋼板高效低耗制造技術創新及應用 |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鋼鐵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4 |
數字化綠色化新型鋼廠建造方法及工程實踐 |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唐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5 |
高效節能焦爐上升管荒煤氣余熱回收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
江蘇龍冶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 |
一等獎 |
6 |
油氣輸送用大口徑厚壁不銹鋼焊管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應用 |
江蘇武進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工學院 |
一等獎 |
7 |
高爐安全長壽自修復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發應用 |
北京科技大學、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新天鋼聯合特鋼有限公司、鞏義市第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8 |
深部金屬礦采動地壓防控及其工程應用 |
東北大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五礦陳臺溝礦業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學、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一等獎 |
9 |
智能造球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冶長天(長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敬業鋼鐵有限公司 |
二等獎 |
10 |
鋼鐵工業 C 型封閉環保料場關鍵建造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二等獎 |
11 |
大斷面連鑄坯生產百米長尺重載鋼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中冶南方連鑄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二等獎 |
12 |
基于源頭治理的無焰燃燒超低氮排放技術開發及應用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京誠鳳凰工業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3 |
超高強鋼高質高效復合矯直平整成套裝備關鍵技術與應用 |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冶賽迪上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賽迪裝備有限公司、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4 |
硬質帶材垂直輥系冷軋機的研發與應用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5 |
基于防堵防腐的轉底爐煙氣余熱梯級高效利用技術 |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6 |
燒結粉塵無組織排放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7 |
大型焦爐綠色高效智能建造關鍵技術 |
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8 |
雙高跨煉鋼廠快速建造關鍵施工技術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19 |
熱軋鋼筋高效切分及精準 控軋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
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北京京誠瑞信長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三等獎 |
20 |
重型異形坯連鑄裝備及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
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連鑄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三等獎 |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